书接上回,随着战事的进行,鬼子侵华总司令冈村宁次,决定对晋中地区进行大扫荡,筱冢义男借此机会发动了A号作战计划。
正因如此,八路军各部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,为了突破鬼子的包围圈,进行了顽强的战斗。其中的独立团在李云龙的带领下,依然以进攻的方式突围,这也导致孙德胜率领的骑兵连陷入鬼子的重重包围,经过一番苦战后全部牺牲。
虽然独立团大部以骑兵连的牺牲,争取到了突围的机会,却依然难以摆脱鬼子的步步紧逼。最终独立团被打散,以半数将士牺牲的惨重代价,冲出了包围圈。
那么,常打胜仗的李云龙部,为何此次突围战却打得如此惨烈?
杨角风谈《亮剑》系列文章第9期:看懂山崎联队的覆亡,才明白八路军反扫荡时为啥伤亡惨重?
一、
鬼子发动这次大扫荡的目的,一是摧毁八路军指挥机关,二就是消灭八路军第129师。
面对鬼子的大扫荡,独立团也开启了突围动员会,先是团长李云龙制定了作战计划,以进攻的方式突围。后又是政委赵刚讲话,提到这次突围战的艰巨任务,既要保护百姓,又要尽到当军人职责,这也意味着会有重大的牺牲。
最后李云龙下达突围的命令:
“现在我命令,全团以连排为单位,分路分批向敌人实施反突击,打破敌人的包围圈,掩护老百姓转移,独立团全体,准备战斗!”
随后便有了开头提到的独立团伏击鬼子和伪军,随后骑兵连主动冲锋,打开了一道缺口,独立团各部趁此机会突围。
而在这场突围战中,除了骑兵连勇往直前,牵引鬼子骑兵联队外,李云龙跟赵刚等人也在战斗一线。甚至身为团长的李云龙留在后面,趴在地上操作机关枪,掩护大家撤退。直到鬼子近在眼前,赵刚又再三催促下,才无奈炸毁机关枪,撤退。
等到魏大勇前来汇报,说骑兵连被鬼子包围,无法突围后,李云龙才清点了一下身边的队伍,只剩下两个连队:
“和团部一块行动的,只有一营的一连和三连,其余的都分散突围了。”
虽然李云龙带领一连想把骑兵连救出来,可惜,只一个冲锋就损失了一个排的战士,再冲锋,大家都会交代在这里,这才忍痛撤退。
二、
这里多说几句啊,骑兵连的全军覆没,其实还隐藏着另外一种意思在里面。
众所周知,李云龙是空降到独立团的,他刚开始所拥有的骨干就自己带来的张大彪,后来还特意降级为加强连连长。等到独立团剿灭一支伪军骑兵,并装备一个骑兵连后,他又拿五挺机枪换了个孙德胜。
也就是说,李云龙这时候拥有了两支连级队伍,一个是张大彪的加强连(二营改编),一个就是孙德胜的骑兵连。这其中,又以骑兵连最受宠,以至于连独立团的伙夫都带着一股子酸味嘲笑骑兵连连长孙德胜:
“你们骑兵连人的是宝贝疙瘩,马是宝贝疙瘩,总不能马刀也是宝贝疙瘩吧?借我们使使,等砍完鬼子再还给你们!”
当然,除此之外,李云龙还从赵刚手里硬要了一个警卫员,也就是和尚魏大勇。至此,李云龙的骨干队伍就搭建好了,等到鬼子扫荡的时候,李云龙的骨干其实都跟在自己身边。侦查、突击有骑兵连,步兵队伍里有张大彪(此时二营改编的加强连已经成了一营),保卫科这边又有和尚。
后来赵刚汇报伤亡情况时,就提到了:
“只有张大彪回来了,二营长沈泉,三营长王怀保,骑兵连长孙德胜,还有一连长、三连长、五连长……”
这说明,张大彪后来升任了一营长,并带领自己的三个连队,一起跟随李云龙的团部行动。
三、
这样一来,情况就很清晰了,李云龙的独立团在突围的时候,几个营是分开突围的,而跟在他身边的队伍都是心腹部队。
可是,面对虎视眈眈的鬼子,独立团想要在保存实力的前提下突围出去,谈何容易。而且,只要涉及突围战,总得有垫后的部队掩护大部队撤退,这就要涉及到选择的问题。
刚才也提到了,李云龙是空降到独立团的,若是派二营或三营掩护大部队撤退,难免会落人口实。所以,他只能让自己的心腹部队留下掩护,二营和三营趁机先突围出去。这才是我们看到的剧情里,李云龙亲自带队阻击鬼子,他的身后有张大彪、孙德胜和魏大勇。
就像抗日战争刚开始的时候,老蒋的嫡系部队先上前线一样,他们若不先上,其他军阀的部队自然会有意见,也不利于抗战。
而留下来阻击鬼子,给大部队争取时间撤退的军队里,也分远近。跟李云龙最亲的,当属骑兵连,也就是其他战士常挂在嘴上的宝贝疙瘩。
按照常理来讲,八路军骑兵连是骑着马突围,其他人是步行,那肯定是前者更容易突围出去。可惜,现实情况却跟我们预料的正好相反,其他部队顺利突围了,唯独骑兵连全军覆没。如此一来,即便独立团损失惨重,活下来的将士们也不会对李云龙有怨言,毕竟人家的宝贝疙瘩骑兵连都死在了掩护大家撤退上。
四、
回到剧情,大家突围到辛庄后,原地休整,用李云龙的话讲,鬼子扫荡就像搂草打兔子,这里正好是耙子两齿之间,能缓一口气,等到天黑了大家再突围进山。
可惜,鬼子的鼻子还是相当灵的,很快就摸到了辛庄,并将李云龙的残部团团包围。经过一番苦战后,到了晚上,李云龙清点了一下人数,只剩下了六十多个,这其中还包括:
“轻伤员有十几个,重伤员有五个,咱们怎么办?”
随后,李云龙决定跟赵刚兵分两路,各带一半人马突围。等于是每人各带三十多个人突围,而且,这三十多个人里,还有八九个伤员。
只可惜,李云龙带领这些人突围的时候,发现了还未转移的百姓,为了掩护他们,几乎全军覆没,最后只剩下了自己跟魏大勇逃出了重围。相对来说,赵刚的运气比较好,遇到了一伙伪军,并通过伪装,顺利逃了出去。
当然,也幸亏赵刚先一步逃了出去,才会发现李云龙未及时到达指定地点汇合,从而返回去救援。不然的话,李云龙和魏大勇肯定交代在那里,而独立团则要换团长了。
最后赵刚跟李云龙一盘点,整场突围战打下来,干部伤亡了三分之二,而战士们则只剩五百多人。不到半个团了。虽然大部分战士都是因为掩护老百姓而牺牲,但用李云龙的话讲,还是损失太大:
“怎么会这样,咱们独立团从来没吃过这么大的亏呀?”
五、
事实上,这一场突围战,李云龙的嫡系部队,也就是一营和骑兵连伤亡更大!
一个营大概三百多人,一个骑兵连也有一百多人,加一起四百多人。除了张大彪带领着二连,成功突围,不知道伤亡情况外。剩下的三百多人,只活下来了赵刚带走的三十多人,以及李云龙和魏大勇,战士损失将近90%。
除了李云龙的独立团以外,129师386旅的其他几个团,也没好到哪里去!
后来新一团的团长丁伟、新二团的团长孔捷就跟李云龙碰头盘算过,新一团损失了三分之一,新二团损失了三分之二,独立团损失了二分之一。
那么,新的问题就来了,为什么三个团的伤亡情况,并不相同呢?
之前我们也分析过,丁伟带兵打仗,还是相当厉害的。当初李云龙带新一团的时候,就已经将其带成了386旅绝对主力,是这三个团中武器装备最齐全的团。这也是后来李云龙跟赵刚吹牛时,特意提到的点,新一团是自己置办的家当:
“不到一年,新一团什么都有了,歪把子、九二式、掷弹筒、迫击炮,手里的家伙好,咱腰杆子就硬!没有这个家底,我敢和坂田联队硬碰硬地去干?”
是啊,连丁伟也知李云龙的情,事后总结的时候还特意拿出来感谢老李。说突围的时候,新一团一亮家伙,三挺九二式,五挺歪把子,再加上掷弹筒、迫击炮,朝鬼子的包围圈一个点狠揍,把鬼子都打懵了,新一团一天之内突破三道防线,突围出来了。
六、
新二团就惨了一点,听名字也知道,是新成立的团,人员素质和装备质量肯定不行,用丁伟分析的话讲:
“这有什么好奇怪的,我们跟日本人,总体上悬殊太大。再加上大扫荡之前,八路军的队伍发展过快,战斗人员素质下降,又缺乏装备,那不吃亏才怪呢!”
除了八路军战斗人员素质下降,装备缺乏,突围的时候还得顾及百姓安危以外,还有其他原因导致八路军损失惨重吗?
当然有!
大家还记得之前独立团歼灭山崎大队的战斗不?
这场战役的原型就是关家垴之战,但跟《亮剑》中的结局不同,历史上的关家垴之战,八路军并没有将整个冈崎支队(半个大队)歼灭。鬼子人数跟剧中差不多,都是五百多人,但一万多名八路军接连打了两天两夜后,依然没能将其拿下。
最终,八路军伤亡约二千多人,鬼子伤亡二百多人,当然,这个数据目前还是存在争议的。总之,这一战并非像《亮剑》中描述的那样,仅仅陈瞎子的772团损失较大,李云龙的独立团将山崎大队全部歼灭。而是,八路军损失巨大,而且并未完成既定目标。
当然,彭老总也为此颇受埋怨,说他不该蛮干,瞎指挥,还不爱惜战士的性命。那么,面对来势汹汹的冈崎支队,八路军战士在伤亡惨重的前提下,彭老总为什么依然下令要继续歼灭对方呢?
七、
其实彭老总的想法是对的,鬼子对根据地的扫荡,总兵力有限,就像同样多的渔网线,来织一张渔网一样。
兵力越分散,那么网结就越小,网线就越细,如果被网住的八路军部队(大鱼和小鱼)力量不足,冲不破这道网,那就很容易被抓住。而如果八路军部队(大鱼)力量足够,能冲破这道网,那鬼子就只能将网织的更粗,当空隙也就越大。
这样一来,八路军若是化整为零(小鱼),就很容易从渔网的空隙突围出去。
所以,彭老总一心要把冈崎支队全部歼灭,一旦达成了目的,那么鬼子就不敢轻易以大队为单位。如此一来,他们兵力不足,就只能将网织的更稀疏一些,八路军就能趁机突围出去了。
后来彭老总自己也在说:
“在敌军‘扫荡’时,日军一般是一个加强营附以伪军为一路,我总想寻机歼敌一路,使敌下次‘扫荡’不敢以营为一路,以使其‘扫荡’的时间间隔扩大,有利于我军民机动。”
只可惜,关家垴之战,一万多的八路军面对全副武装的五百多鬼子,激战两天两夜,硬是没能啃下来。如此一来,也暴露了自己的实力,让鬼子探清了虚实。以后便可以放心大胆的以大队(一千多人),甚至以中队(二百来人)为单位,对八路军的根据地大扫荡了。
大家想一下,当初八路军一个129师,一万多人,都没能啃下五百人的鬼子大队。那么,新一团也好,新二团也罢,包括按照营连级为单位突围的独立团,突围时必然损失惨重,哪怕对方是以中队为单位。
也正是由于关家垴之战未能达成既定目标,导致鬼子的扫荡网织的越来越密,到后来,八路军战士要想突围出去,都得化整为零,甚至要以班为单位才有希望。
比如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,就是以班级为单位,试图冲破鬼子的包围圈,多少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在里面。剧中其实也有几组镜头展示了,类似的情况,一个班的战士全部壮烈牺牲。
所以李云龙的独立团,突围出去后,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集合到一起,都是以连排为单位,各自发展去了,原因也在于此。
现如今,我国的国防就是吸取之前火力不足的教训,大力发展火力,大概就是犯了火力不足恐惧症的原因吧!
我叫杨角风,换种视角看《亮剑》,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,喜欢就请关注吧!
盛达优配app-现在股票配资-查询配资平台-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